佛子。菩薩摩訶薩發十種無下劣心。何等為十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。我當降伏一切天魔及其眷屬。是為第一無下劣心。
又作是念。我當悉破一切外道及其邪法。是為第二無下劣心。
又作是念。我當於一切眾生。善言開諭皆令歡喜。是為第三無下劣心。
又作是念。我當成滿遍法界一切波羅蜜行。是為第四無下劣心。
又作是念。我當積集一切福德藏。是為第五無下劣心。
又作是念。無上菩提廣大難成。我當修行悉令圓滿。是為第六無下劣心。
又作是念。我當以無上教化。無上調伏。教化調伏一切眾生。是為第七無下劣心。
又作是念。一切世界種種不同。我當以無量身成等正覺。是為第八無下劣心。
又作是念。我修菩薩行時。若有眾生來從我乞手足耳鼻。血肉骨髓。妻子象馬。乃至王位。如是一切悉皆能捨。不生一念憂悔之心。但為利益一切眾生。不求果報。以大悲為首。大慈究竟。是為第九無下劣心。
又作是念。三世所有一切諸佛。一切佛法。一切眾生。一切國土。一切世間。一切三世。一切虛空界。一切法界。一切語言施設界。一切寂滅涅槃界。如是一切種種諸法。我當以一念相應慧。悉知。悉覺。悉見。悉證。悉修。悉斷。然於其中無分別。離分別。無種種差別。無功德。無境界。非有非無。非一非二。以不二智知一切二。以無相智知一切相。以無分別智知一切分別。以無異智知一切異。以無差別智知一切差別。以無世間智知一切世間。以無世智知一切世。以無眾生智知一切眾生。以無執著智知一切執著。以無住處智知一切住處。以無雜染智知一切雜染。以無盡智知一切盡。以究竟法界智。於一切世界示現身。以離言音智示不可說言音。以一自性智入於無自性。以一境界智現種種境界。知一切法不可說而現大自在言說。證一切智地。為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故。於一切世間示現大神通變化。是為第十無下劣心。
佛子。是為菩薩摩訶薩發十種無下劣心。若諸菩薩安住此心。則得一切最上無下劣佛法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有十種如山增上心。何等為十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常作意。勤修一切智法。是為第一如山增上心。
恒觀一切法。本性空無所得。是為第二如山增上心。
願於無量劫行菩薩行。修一切白淨法。以住一切白淨法故。知見如來無量智慧。是為第三如山增上心。
為求一切佛法故。等心敬奉諸善知識。無異希求無盜法心。唯生尊重未曾有意。一切所有悉皆能捨。是為第四如山增上心。
若有眾生罵辱毀謗。打棒屠割苦其形體。乃至斷命如是等事。悉皆能受。終不因此生動亂心。生瞋害心。亦不退捨大悲弘誓。更令增長無有休息。何以故。菩薩於一切法如實出離。捨成就故。證得一切諸如來法忍辱柔和。已自在故。是為第五如山增上心。
菩薩摩訶薩成就增上大功德。所謂。
天增上功德。人增上功德。色增上功德。力增上功德。眷屬增上功德。欲增上功德。王位增上功德。自在增上功德。福德增上功德。智慧增上功德。
雖復成就如是功德。終不於此而生染著。所謂。
不著味。不著欲。不著財富。不著眷屬。但深樂法。隨法去。隨法住。隨法趣向。隨法究竟。以法為依。以法為救。以法為歸。以法為舍。守護法。愛樂法。希求法。思惟法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雖復具受種種法樂。而常遠離眾魔境界。何以故。
菩薩摩訶薩於過去世發如是心。我當令一切眾生皆悉永離眾魔境界。住佛境界故。是為第六如山增上心。
菩薩摩訶薩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已於無量阿僧祇劫行菩薩道。精勤匪懈猶謂我今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行菩薩行。亦不驚。亦不怖。亦不畏。雖能一念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然為眾生故。於無量劫行菩薩行無有休息。是為第七如山增上心。
菩薩摩訶薩知一切眾生。性不和善難調難度。不能知恩。不能報恩。是故為其發大誓願。欲令皆得心意自在。所行無礙捨離惡念。不於他所生諸煩惱。是為第八如山增上心。
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。非他令我發菩提心。亦不待人助我修行。我自發心集諸佛法誓期自勉。盡未來劫行菩薩道。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是故我今修菩薩行。當淨自心亦淨他心。當知自境界亦知他境界。我當悉與三世諸佛境界平等。是為第九如山增上心。
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觀。無有一法修菩薩行。無有一法滿菩薩行。無有一法教化調伏一切眾生。無有一法供養恭敬一切諸佛。無有一法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成。今成。當成。無有一法已說。今說。當說。說者及法俱不可得。而亦不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。何以故。菩薩求一切法皆無所得。如是出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是故於法雖無所得。而勤修習增上善業。清淨對治智慧圓滿。念念增長一切具足。其心於此不驚不怖。不作是念。若一切法皆悉寂滅。我有何義求於無上菩提之道。是為第十如山增上心。
佛子。是為菩薩摩訶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十種如山增上心。若諸菩薩安住其中。則得如來無上大智山王增上心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海智。何等為十。所謂。
入一切無量眾生界。是為第一如海智。入一切世界而不起分別。是為第二如海智。
知一切虛空界無量無礙。普入十方一切差別世界網。是為第三如海智。
菩薩摩訶薩善入法界。所謂。無礙入。不斷入。不常入。無量入。不生入。不滅入。一切入。悉了知故。是為第四如海智。
菩薩摩訶薩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。菩薩法師。聲聞。獨覺。及一切凡夫所集善根。已集。現集。當集。三世諸佛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成。今成。當成所有善根。三世諸佛說法調伏一切眾生已說。今說。當說所有善根。於彼一切皆悉了知。深信隨喜願樂修習無有厭足。是為第五如海智。
菩薩摩訶薩於念念中。入過去世不可說劫。於一劫中或百億佛出世。或千億佛出世。或百千億佛出世。或無數。或無量。或無邊。或無等。或不可數。或不可稱。或不可思。或不可量。或不可說。或不可說不可說。超過算數諸佛世尊出興于世。及彼諸佛道場眾會。聲聞菩薩說法調伏。一切眾生壽命延促法住久近。如是一切悉皆明見。如一劫一切諸劫皆亦如是。其無佛劫所有眾生。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諸善根亦悉了知。若有眾生善根熟已。於未來世當得見佛亦悉了知。如是觀察過去世不可說不可說劫心無厭足。是為第六如海智。
菩薩摩訶薩入未來世。觀察分別一切諸劫無量無邊。知何劫有佛。何劫無佛。何劫有幾如來出世。一一如來名號何等。住何世界。世界名何。度幾眾生。壽命幾時。如是觀察盡未來際皆悉了知。不可窮盡而無厭足。是為第七如海智。
菩薩摩訶薩入現在世觀察思惟。於念念中普見十方無邊品類不可說世界。皆有諸佛於無上菩提已成。今成。當成。往詣道場菩提樹下。坐吉祥草降伏魔軍。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從此起已入於城邑昇天宮殿。說微妙法轉大法輪。示現神通調伏眾生。乃至付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。捨於壽命入般涅槃。入涅槃已結集法藏令久住世。莊嚴佛塔種種供養。
亦見彼世界所有眾生。值佛聞法受持諷誦。憶念思惟增長慧解。如是觀察普遍十方。而於佛法無有錯謬。何以故。菩薩摩訶薩了知諸佛皆悉如夢。而能往詣一切佛所恭敬供養。
菩薩爾時不著自身。不著諸佛。不著世界。不著眾會。不著說法。不著劫數。然見佛聞法觀察世界。入諸劫數無有厭足。是為第八如海智。
菩薩摩訶薩於不可說不可說劫一一劫中。供養恭敬不可說不可說無量諸佛。示現自身歿此生彼。以出過三界一切供具而為供養。并及供養菩薩聲聞一切大眾。一一如來般涅槃後。皆以無上供具供養舍利。及廣行惠施滿足眾生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以不可思議心。不求報心。究竟心。饒益心。於不可說不可說劫。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。供養諸佛饒益眾生。護持正法開示演說。是為第九如海智。
菩薩摩訶薩於一切佛所。一切菩薩所。一切法師所。一向專求菩薩所說法。菩薩所學法。菩薩所教法。菩薩修行法。菩薩清淨法。菩薩成熟法。菩薩調伏法。菩薩平等法。菩薩出離法。菩薩總持法。得此法已受持讀誦。分別解說無有厭足。令無量眾生於佛法中。發一切智相應心入真實相。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。菩薩如是於不可說不可說劫無有厭足。是為第十如海智。
佛子。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海智。若諸菩薩安住此法。則得一切諸佛無上大智慧海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有十種如寶住。何等為十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悉能往詣無數世界諸如來所。瞻覲頂禮承事供養。是為第一如寶住。
於不思議諸如來所。聽聞正法受持憶念不令忘失。分別思惟覺慧增長。如是所作充滿十方。是為第二如寶住。
於此剎歿餘處現生。而於佛法無所迷惑。是為第三如寶住。
知從一法出一切法。而能各各分別演說。以一切法種種義。究竟皆是一義故。是為第四如寶住。
知厭離煩惱。知止息煩惱。知防護煩惱。知除斷煩惱修菩薩行。不證實際。究竟到於實際彼岸。方便善巧善學所學。令往昔願行皆得成滿身不疲倦。是為第五如寶住。
知一切眾生心所分別皆無處所。而亦說有種種方處。雖無分別無所造作。為欲調伏一切眾生。而有修行。而有所作。是為第六如寶住。
知一切法皆同一性。所謂。無性。無種種性。無無量性。無可算數性。無可稱量性。無色。無相。若一若多皆不可得。而決定了知。此是諸佛法。此是菩薩法。此是獨覺法。此是聲聞法。此是凡夫法。此是善法。此是不善法。此是世間法。此是出世間法。此是過失法。此是無過失法。此是有漏法。此是無漏法。乃至此是有為法。此是無為法。是為第七如寶住。
菩薩摩訶薩求佛不可得。求菩薩不可得。求法不可得。求眾生不可得。而亦不捨調伏眾生。令於諸法成正覺願。何以故。菩薩摩訶薩善巧觀察。知一切眾生分別。知一切眾生境界方便化導令得涅槃。為欲滿足化眾生願。熾然修行菩薩行故。是為第八如寶住。
菩薩摩訶薩知善巧說法。示現涅槃。為度眾生所有方便。一切皆是心想建立。非是顛倒亦非虛誑。何以故。菩薩了知一切諸法三世平等。如如不動。實際無住。不見有一眾生已受化。今受化。當受化。亦自了知無所修行。無有少法若生若滅而可得者。而依於一切法令所願不空。是為第九如寶住。
菩薩摩訶薩於不思議無量諸佛。一一佛所。聞不可說不可說授記法。名號各異。劫數不同。從於一劫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劫。常如是聞。聞已修行。不驚不怖。不迷不惑。知如來智不思議故。如來授記言無二故。自身行願殊勝力故。隨應受化令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滿等法界一切願故。是為第十如寶住。
佛子。是為菩薩摩訶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十種如寶住。若諸菩薩安住此法。則得諸佛無上大智慧寶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發十種如金剛大乘誓願心。何等為十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。一切諸法無有邊際不可窮盡。我當以盡三世智普皆覺了無有遺餘。是為第一如金剛大乘誓願心。
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。於一毛端處有無量無邊眾生。何況一切法界。我當皆以無上涅槃而滅度之。是為第二如金剛大乘誓願心。
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。十方世界無量無邊。無有齊限不可窮盡。我當以諸佛國土最上莊嚴。莊嚴如是一切世界。所有莊嚴皆悉真實。是為第三如金剛大乘誓願心。
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。一切眾生無量無邊。無有齊限不可窮盡。我當以一切善根迴向於彼。無上智光照曜於彼。是為第四如金剛大乘誓願心。
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。一切諸佛無量無邊。無有齊限不可窮盡。我當以所種善根迴向供養悉令周遍。無所闕少。然後我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是為第五如金剛大乘誓願心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見一切佛。聞所說法生大歡喜。不著自身。不著佛身。解如來身。非實非虛。非有非無。非性非無性。非色非無色。非相非無相。非生非滅。實無所有亦不壞有。何以故。不可以一切性相而取著故。是為第六如金剛大乘誓願心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或有眾生訶罵毀呰。撾打楚撻。或截手足。或割耳鼻。或挑其目。或級其頭。如是一切皆能忍受。終不因此生恚害心。於不可說不可說無央數劫修菩薩行。攝受眾生恒無廢捨。何以故。菩薩摩訶薩已善觀察一切諸法。無有二相心不動亂。能捨自身忍其苦故。是為第七如金剛大乘誓願心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。未來世劫無量無邊。無有齊限不可窮盡。我當盡彼劫。於一世界行菩薩道教化眾生。如一世界。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悉亦如是。而心不驚。不怖不畏。何以故。為菩薩道法應如是。為一切眾生而修行故。是為第八如金剛大乘誓願心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心為本。心若清淨。則能圓滿一切善根。於佛菩提必得自在。欲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隨意即成。若欲除斷一切取緣住一向道。我亦能得而我不斷。為欲究竟佛菩提故。亦不即證無上菩提。何以故。為滿本願盡一切世界行菩薩行化眾生故。是為第九如金剛大乘誓願心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知佛不可得。菩提不可得。菩薩不可得。一切法不可得。眾生不可得。心不可得。行不可得。過去不可得。未來不可得。現在不可得。一切世間不可得。有為無為不可得。菩薩如是寂靜住。甚深住。寂滅住。無諍住。無言住。無二住。無等住。自性住。如理住。解脫住。涅槃住。實際住。而亦不捨一切大願。不捨薩婆若心。不捨菩薩行。不捨教化眾生。不捨諸波羅蜜。不捨調伏眾生。不捨承事諸佛。不捨演說諸法。不捨莊嚴世界。何以故。
菩薩摩訶薩發大願故。雖復了達一切法相。大慈悲心轉更增長。無量功德皆具修行。於諸眾生心不捨離。何以故。
一切諸法皆無所有。凡夫愚迷不知不覺。我當令彼悉得開悟。於諸法性分明照了。何以故。
一切諸佛安住寂滅。而以大悲心。於諸世間說法教化曾無休息。我今云何而捨大悲。
又我先發廣大誓願心。發決定利益一切眾生心。發積集一切善根心。發安住善巧迴向心。發出生甚深智慧心。發含受一切眾生心。發於一切眾生平等心。作真實語。不虛誑語。願與一切眾生無上大法。願不斷一切諸佛種性。令一切眾生未得解脫。未成正覺。未具佛法。大願未滿。云何而欲捨離大悲。是為第十如金剛大乘誓願心。
佛子。是為菩薩摩訶薩發十種如金剛大乘誓願心。
若諸菩薩安住此法。則得如來金剛性無上大神通智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大發起。何等為十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。我當供養恭敬一切諸佛。是為第一大發起。
又作是念。我當長養一切菩薩所有善根。是為第二大發起。
又作是念。我當於一切如來般涅槃後莊嚴佛塔。以一切華。一切鬘。一切香。一切塗香。一切末香。一切衣。一切蓋。一切幢。一切幡而供養之。受持守護彼佛正法。是為第三大發起。
又作是念。我當教化調伏一切眾生。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是為第四大發起。
又作是念。我當以諸佛國土無上莊嚴。而以莊嚴一切世界。是為第五大發起。
又作是念。我當發大悲心。為一眾生於一切世界。一一各盡未來際劫行菩薩行。如為一眾生。為一切眾生悉亦如是。皆令得佛無上菩提。乃至不生一念疲懈。是為第六大發起。
又作是念。彼諸如來無量無邊。我當於一如來所。經不思議劫恭敬供養。如於一如來。於一切如來悉亦如是。是為第七大發起。
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。彼諸如來滅度之後。我當為一一如來。所有舍利各起寶塔。其量高廣。與不可說諸世界等。造佛形像亦復如是。於不可思議劫。以一切寶幢幡蓋。香華衣服而為供養。不生一念厭倦之心。為成就佛法故。為供養諸佛故。為教化眾生故。為護持正法。開示演說故。是為第八大發起。
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。我當以此善根成無上菩提。得入一切諸如來地。與一切如來體性平等。是為第九大發起。
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。我當成正覺已。於一切世界不可說劫演說正法。示現不可思議自在神通。身語及意不生疲倦。不離正法。以佛力所持故。為一切眾生勤行大願故。大慈為首故。大悲究竟故。達無相法故。住真實語故。證一切法皆寂滅故。知一切眾生悉不可得。而亦不違諸業所作故。與三世佛同一體故。周遍法界虛空界故。通達諸法無相故。成就不生不滅故。具足一切佛法故。以大願力調伏眾生。作大佛事無有休息。是為第十大發起。
佛子。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發起。若諸菩薩安住此法。則不斷菩薩行。具足如來無上大智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究竟大事。何等為十。所謂。
恭敬供養一切如來究竟大事。隨所念眾生悉能救護究竟大事。專求一切佛法究竟大事。積集一切善根究竟大事。思惟一切佛法究竟大事。滿足一切誓願究竟大事。成就一切菩薩行究竟大事。奉事一切善知識究竟大事。往詣一切世界諸如來所究竟大事。聞持一切諸佛正法究竟大事。
是為十。若諸菩薩安住此法。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智慧究竟事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不壞信。何等為十。所謂。
於一切佛不壞信。於一切佛法不壞信。於一切聖僧不壞信。於一切菩薩不壞信。於一切善知識不壞信。於一切眾生不壞信。於一切菩薩大願不壞信。於一切菩薩行不壞信。於恭敬供養一切諸佛不壞信。於菩薩巧密方便教化調伏一切眾生不壞信。
是為十。若諸菩薩安住此法。則得諸佛無上大智慧不壞信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得授記。何等為十。所謂。
內有甚深解得授記。能隨順起菩薩諸善根得授記。修廣大行得授記。現前得授記。不現前得授記。因自心證菩提得授記。成就忍得授記。教化調伏眾生得授記。究竟一切劫數得授記。一切菩薩行自在得授記。
是為十。若諸菩薩安住此法。則於一切諸佛所而得授記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善根迴向。菩薩由此能以一切善根悉皆迴向。何等為十。所謂。
以我善根同善知識願。如是成就莫別成就。
以我善根同善知識心。如是成就莫別成就。
以我善根同善知識行。如是成就莫別成就。
以我善根同善知識善根。如是成就莫別成就。
以我善根同善知識平等。如是成就莫別成就。
以我善根同善知識念。如是成就莫別成就。
以我善根同善知識清淨。如是成就莫別成就。
以我善根同善知識所住。如是成就莫別成就。
以我善根同善知識成滿。如是成就莫別成就。
以我善根同善知識不壞。如是成就莫別成就。
是為十。若諸菩薩安住此法。則得無上善根迴向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得智慧。何等為十。所謂。
於施自在。得智慧。深解一切佛法。得智慧。入如來無邊智。得智慧。
於一切問答中能斷疑。得智慧。入於智者義。得智慧。
深解一切如來。於一切佛法中言音善巧。得智慧。
深解於諸佛所種少善根。必能滿足一切白淨法。獲如來無量智。得智慧。
成就菩薩不思議住。得智慧。於一念中悉能往詣不可說佛剎。得智慧。
覺一切佛菩提。入一切法界。聞持一切佛所說法。深入一切如來種種莊嚴言音。得智慧。
是為十。若諸菩薩安住此法。則得一切諸佛無上現證智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發無量無邊廣大心。何等為十。所謂。
於一切諸佛所。發無量無邊廣大心。觀一切眾生界。發無量無邊廣大心。
觀一切剎。一切世。一切法界。發無量無邊廣大心。
觀察一切法皆如虛空。發無量無邊廣大心。
觀察一切菩薩廣大行。發無量無邊廣大心。
正念三世一切諸佛。發無量無邊廣大心。
觀不思議諸業果報。發無量無邊廣大心。
嚴淨一切佛剎。發無量無邊廣大心。遍入一切諸佛大會。發無量無邊廣大心。觀察一切如來妙音。發無量無邊廣大心。
是為十。若諸菩薩安住此心。則得一切佛法。無量無邊廣大智慧海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伏藏。何等為十。所謂。
知一切法是起功德行藏。知一切法是正思惟藏。知一切法是陀羅尼照明藏。
知一切法是辯才開演藏。知一切法是不可說善覺真實藏。
知一切佛自在神通是觀察示現藏。知一切法是善巧出生平等藏。
知一切法是常見一切諸佛藏。知一切不思議劫。是善了皆如幻住藏。
知一切諸佛菩薩是發生歡喜淨信藏。
是為十。若諸菩薩安住此法。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智慧法藏。悉能調伏一切眾生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律儀。何等為十。所謂。
於一切佛法不生誹謗律儀。於一切佛所。信樂心不可壞律儀。
於一切菩薩所。起尊重恭敬律儀。於一切善知識所。終不捨愛樂心律儀。
於一切聲聞獨覺。不生憶念心律儀。遠離一切退菩薩道律儀。
不起一切損害眾生心律儀。修一切善根皆令究竟律儀。
於一切魔悉能降伏律儀。於一切波羅蜜皆令滿足律儀。
是為十。若諸菩薩安住此法。則得無上大智律儀。
佛子。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自在。何等為十。所謂。
命自在。於不可說劫住壽命故。心自在。智慧能入阿僧祇諸三昧故。
資具自在。能以無量莊嚴。莊嚴一切世界故。業自在。隨時受報故。
受生自在。於一切世界示現受生故。解自在。於一切世界見佛充滿故。
願自在。隨欲隨時於諸剎中成正覺故。神力自在。示現一切大神變故。
法自在。示現無邊諸法門故。智自在。於念念中示現如來十力無畏成正覺故。
是為十。若諸菩薩安住此法。則得圓滿一切諸佛。諸波羅蜜。智慧神力菩提自在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